糖尿病并不是一种新的疾病,最早被记载在成书于“战国”时期(公元前475-221年)的《黄帝内径》内。在“黄帝内径”中,古代的医师指出,那些腰围较大的人更容易患上此种疾病。
而糖尿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也记录在《金匮要略》中。这本书由张仲景撰写于东汉时期(公元25-220年),目前仍是执业医师在治疗糖尿病时的主要参考书籍。
在中医师的角度,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器官虚弱(本)所引起的,而这表现在外在病原体、情绪压力、肥胖和体内器官虚弱(遗传性)。 而其结果是内热的积累。
根据糖尿病病理,中医将糖尿病分为四个不同阶段。
草药
目前已有许多专家进行了中草药的研究及其对糖尿病治疗的成效。这些研究成果刊登于中文与国际医药期刊。
其中一项研究的结果1,其中一味中药显示有五种降血糖机制:
1 (卢兆莲(第⼆军医⼤学). 中药降糖作⽤机理的研究进展[J]. 中医药导报, 2009, 15(11): 76-78)